考前10分钟,到底该做什么最稳?

2025-09-10

hi,福建省高三的你。

考前最后 10 分钟,你会做什么?

有人狂翻笔记,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;

有人不停背概念,结果越背越慌;

有人盯着试卷封面发呆,心跳加速,满脑子想“完了完了”;

甚至有人临时抱佛脚,结果考场一坐下,脑子全空白。

其实,最后 10 分钟不是用来“硬学”的,而是用来“稳住”的。

为什么考前10分钟最容易慌?

紧张导致过度学习 → 临时死背,反而扰乱记忆。

比较心理 → 看别人还在背书,自己更慌。

心理暗示错误 → 总想着“别忘”“别出错”,结果越容易出错。

缺乏固定节奏 → 不知道这段时间该做什么,只能胡乱应对。

考前10分钟“三步稳心法”

✅ 第一步:放下资料(2分钟)

把手上的笔记、资料收好,不再翻。
👉 传递给大脑的信号是:“复习已完成,现在是考试模式。”

✅ 第二步:身体与呼吸调整(3分钟)

找个舒适坐姿,双脚踩地

做两次深呼吸(吸气 4 秒,呼气 6 秒)

轻轻转动肩颈,放松肌肉

👉 身体放松了,紧张感自然减轻。

✅ 第三步:正向心理暗示(5分钟)

在心里默念:

“我准备得够充分。”

“我会冷静对待每一道题。”

“考试就是正常发挥。”

👉 把注意力从“怕考不好”转向“我要平稳完成”,状态会更稳定。

加分小技巧:考前5分钟可以做的“小动作”

数学/理综 → 心里过一遍计算步骤关键词,比如“审题—列式—验算”。

语文 → 想一想作文万能开头,保证临场有储备。

英语 → 默念几个万能句型,保持语言感觉。

👉 注意:只复习“框架”,不要再死背内容。

最后的10分钟,不是拼努力,而是拼稳重

高考考场上,比的不是谁最后一刻还在背,而是谁能把手里已经掌握的知识发挥出来。
当你学会用这 10 分钟调整呼吸、放松心态、暗示自己,你就已经领先一大步。

记住:稳住心态,就是你的最高分策略。


分享